辨識徵兆
the signs
家暴受害者並無「典型」形象,社會上存在諸多關於受害者身分的迷思與刻板印象。事實上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家庭暴力, 但統計數據顯示女性與年輕族群面臨更高風險。 社會與媒體常將倖存者刻板化為來自低收入或「功能失調」家庭。 這些有害的刻板印象會讓像Maria這樣來自高收入家庭的的受害者保持沉默——他們可能出於羞恥感,或害怕在私人生活或職場上遭受批判及聲譽損害而默默承受痛苦。
Maria正經歷強制性控制:這是一種透過威脅、羞辱與恐嚇來傷害、懲罰、控制及/或製造恐懼的行爲模式。 要判斷Maria正在遭受虐待而不是處於一段非常困難的關係當中,關鍵在於權力與恐懼。雙方存在權力失衡,而Maria感到害怕,擔心不服從的後果、丈夫可能採取的行動, 以及結束關係所面臨 的影響。 Maria因丈夫即將返家而焦慮不安,並更換衣物、卸除妝容及打掃房屋。這些行為顯示她因恐懼「懲罰」而被迫遵守特定規則,可能遭受的虐待包含肢體、性、心理或經濟層面。例如丈夫可能限制她與朋友見面、破壞她的物品或監控她的通訊 。結果,Maria失去自主選擇,日常活動受限。
家庭暴力帶來的傷害深遠,Maria可能面臨心理健康問題,包括焦慮與憂鬱,同時也可能出現身體健康問題。她的人際關係可能受到牽連,尤其當丈夫蓄意破壞這些關係時,更可能導致她陷入孤立狀態。Maria可能處於高度警戒狀態,並可能因自尊心低落與信任問題而苦惱,這種困境甚至會延伸至家人、朋友及同事之間。 Maria可能正竭力避免家裡的情況影響工作表現,但她仍可能難以集中精神、 頻繁出錯或需重做工作。為了避免在職場引起注意, 她可能會加班工作,甚至一大早或深夜發送工作郵件, ——這或許是為了配合家庭困境來調整工作進度。
Maria的同事可能會注意到,她的電子郵件有時會在非工作時段送達,且「在家工作 」時顯得更加焦慮。他們或許會發現她經常臨時取消會議,又常因手機鈴聲分心。Maria可能變得沉默寡言且更為疏離,刻意迴避與同事的社交活動。她可能在極短時間內請假,而當同事詢問時,她往往難以解釋原因。